🖊️作者:文翼 来源:文翼说
大家好,我是文翼。
这几天,少林寺大和尚释永信的大瓜,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。
7月27日,少林寺管理处发出一纸通报: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、严重违反佛教戒律,正被多部门联合调查。
这位曾经以“佛门高僧”形象示人的宗教领袖,如今却被指控涉嫌刑事犯罪、挪用寺院资产、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,甚至被曝育有私生子。
而释永信的瓜,竟意外牵扯出他的两个明星弟子——
展开剩余90%一个是他亲自认作干儿子的功夫童星释小龙,另一个是在少林寺度过六年岁月的影坛巨星王宝强。
释小龙自幼便被父亲送入少林,拜在释永信门下。
即便后来声名远播,他仍视少林为“家”,成家后更多次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寺里探望恩师。
王宝强8岁入寺,14岁离山,曾公开称释永信为“改变命运的恩人”。
2016年遭遇婚变时,王宝强情绪低落,释永信第一时间发短信力挺:“祸兮福所倚,经济上若有急用,我会让师兄们帮你,自己一定要坚强点,佛菩萨会保佑你。”
两名弟子的公众形象与少林寺紧密相连,而释永信的丑闻,无疑也为这份关系蒙上一层阴影。
结合这起佛门风波,谈谈背后的三个真相——
第一,虚伪的人,比魔鬼更可怕。
谁能想到,一向德高望重、慈眉善目的释永信,竟然会因挪用资金、私生活混乱彻底跌落神坛。
1981年,16岁的释永信遁入空门;
1999年,34岁的他执掌少林。
上任后,释永信率先注册200多个“少林”系列商标,一门心思想借少林寺的名气赚钱。
寺里的香火生意也颇为暴利——
来少林寺烧香,最便宜的香400元一柱,顶级香品高达10万元。
体验禅修一天200块,一小时武术500块,据说一年仅门票收入就突破3亿元。
2003年,释永信把“少林”的名字授权给游戏用,赚了38万版权费。
2021年,少林寺入驻抖音后,释永信个人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,直播带货首秀便斩获500万销售额。
释永信甚至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——
海外设立50多个少林文化中心,少林寺武僧一场演出能赚50万,一年全球巡演200多场。
这位被誉为“佛门CEO”的少林方丈,其商业运作之娴熟,恐怕连顶流网红都自叹弗如。
有爆料称,释永信的一件手工刺绣袈裟价值高达16万元,需要数名绣娘耗费整整三个月才能完成。
日常代步的是百万级豪车,睡的是价值不菲的名贵木床。
而他的私生活同样奢靡不堪,不仅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,更被曝出有私生子。
早在十多年前,释永信就被人实名举报,说他有钱、有房,甚至还有老婆孩子。
有记者当面问他:“这些传闻,您愿不愿意回应一下?”
当时释永信只是轻描淡写地说:“要有问题,早就成问题了。
而今少林寺的一纸通报,倒将他那番冠冕堂皇的自辩衬得尤为可笑。
在名利场里打滚的释永信,早就把清规戒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嘴上念着“阿弥陀佛”,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才能赚到更多的钱;
表面上谦逊正直,却遮不住满肚子的男盗女娼。
佛门素来讲求“慈悲为怀”,像释永信这种披着袈裟行尽龌龊勾当的虚伪之人,远比魔鬼更可怕。
第二,因果不虚,报应不爽。
昔日的释永信,左手捻着佛珠,右手数着钞票,在香火缭绕中纵情声色,好不逍遥。
但天道好轮回,如今这位“得道高僧”的金身轰然碎裂,露出内里腐朽不堪的真容。
想来也是讽刺,日日诵经的释永信,却连最根本的因果法则也参不透。
这几天的娱乐圈也不太平,张碧晨和汪苏泷为《年轮》的版权问题闹得满城风雨。
起因是,知名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官宣自己将举办国内首场“万人蒙面演唱会”。
这场演唱会以“全程不露脸”为卖点,但票价却高达268元至968元,引发网友强烈不满。
有网友翻出了她曾在2021年时发表过的一番言论:《年轮》的原唱是张碧晨,不是汪苏泷。
也正是这句发言,让两家粉丝互掐起来了。
不久后,汪苏泷亲自发声:“大家别吵了,《年轮》本来就有男女双主唱,男女两个版本。”
谁知张碧晨团队反手就是一纸声明,咬定自己是唯一原唱。
这下可好,汪苏泷工作室直接放出大招——宣布收回《年轮》的所有演唱授权。
这场风波愈演愈烈,旺仔小乔一夜之间掉粉430万,评论区被愤怒的粉丝攻陷。
眼看事态失控,旺仔小乔只能灰溜溜地出来道歉:关于由我引发的争议,我接受大家所有的批评与指正。
然而为时已晚,昨天,有微博网友发现旺仔小乔的微博已被禁言。
或许旺仔小乔从未想过,自己随口的一句发言,竟会像蝴蝶振翅般掀起一场舆论风暴。
这就是世间的因果逻辑——你种下什么样的因,就必定会收获什么样的果。
人生就是这样,一桩桩的小事叠加起来,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,最终造成覆水难收的结局。
所以,处世当如履薄冰,言谈举止皆需慎之又慎,对因果常怀敬畏之心,方能在纷繁世界中站稳脚跟,避免遭受反噬之祸。
第三,真正的修行,在于内心的清净与持戒。
南怀瑾先生曾说:
“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,不在庙里,而在社会中。
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,也在生活中修行。”
我认识一位做建材生意的朋友。
前几年行业寒冬,他的资金链突然断裂,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一夜倒闭。
万念俱灰之下,朋友跑去五台山,执意要剃度出家。
寺里的老和尚听完他的遭遇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施主,你能躲开这滚滚红尘,可躲得开自己的心魔吗?”
三个月后,朋友收拾行囊下山,一切从头开始。
如今他的事业越干越红火,厂区的规模已经扩建了三回,机器日夜轰鸣。
前几日小聚,朋友对我说:“厂房里转动的机器声,远比寺院的晨钟暮鼓更能让我踏实心安。”
修行的本质在于心境,而非环境。
无论是在社会中的奔忙,还是在寺庙中的静坐,核心皆在“转念”——将焦虑、矛盾、琐事视为修心的刻刀。
正如佛家所言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。
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逃避红尘,而是在直面生活时,依然能够保持觉知与慈悲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网站哪个证券公司开户好,好的配资平台,中京信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