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李,退休前还这么认真啊?"王副组长看着我蹲在保险柜前一把一把核对枪支。
"例行工作。"我头也不抬,手里的9mm手枪在灯光下泛着冷光。
突然,我的动作凝固了。这把枪的重量、手感都很熟悉,但编号绝对不对,十七年的经验告诉我,这里有大问题。
"怎么了?"小张察觉到我的异常。
"去查一下这个编号的记录。"我的声音出奇冷静,但手心已经渗出冷汗。
小张很快回来,脸色煞白:"组长,系统里的编号跟这把枪完全不符。"
我锁上保险柜,拨通了一个许久未用的电话号码。放下电话,我对惊慌的小张说:"什么都别碰,等着。"
整整一小时后,刺耳的警报响彻军械库,对讲机里传来命令:"所有人留在原地,保卫科接管所有区域!"
窗外,全副武装的特警如潮水般涌来。十七年的平静,就这样被打破了。
1
那天早晨,我像往常一样推开军械库的大门,金属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。
可我没想到,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,会彻底改变我对过去十七年工作的所有认知。
"李组长,你看这个交接表格上的编号,好像跟实物不太对得上啊?"年轻的小张皱着眉头走到我面前,手里拿着一份盘点表。
我随手接过来,眼睛扫过那串熟悉的数字,突然心里一沉。这串编号,我记得很清楚,可眼前的枪支,却明显不是系统里记录的那一把。
十七年来,我第一次在自己管理的军械库里,发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漏洞。
"老李,你再不退休,怕是要把自己逼疯啊!"副组长老王站在门口,笑着打趣我。
他不知道,我刚发现的问题,足以让整个军械库翻个底朝天。
我抬头看了看监控摄像头,故作镇定地将那份表格放进了抽屉,心跳却快得像是要蹦出胸口。
我叫李建国,军械库管理组组长,干这行已经整整十七年了。
从没出过差错,从没丢过一颗子弹,可现在,离退休只有不到一个月,竟然发现了这么大的问题。
那把9mm手枪,编号与系统记录完全不符,这意味着什么?是当初入库登记出了错?还是有人动了手脚?又或者,更糟糕的是,有人调换了武器?
"组长,要不要报告上去?"小张压低声音问我。
他是去年刚分来的大学生,年轻气盛,做事按规章办事,可他不明白,在这个系统里,有些事情并不是按规定走那么简单。
"先别着急。"我示意他坐下,"这事我得先查清楚。万一是当初我们自己登记错了,岂不是自找麻烦?"
可我心里清楚,军械库的登记程序严格得可怕,双人核对,三级审批,怎么可能出错?
况且这把枪并不是普通的配枪,而是当年从特殊渠道调来的进口货,按理说更应该万无一失。
那天剩下的时间里,我心不在焉地完成了日常工作。等其他人都下班后,我独自留在办公室,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档案柜。
十七年的资料,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,是我职业生涯的见证。
我翻出十年前的交接记录,那把枪是在2014年一次大型军事演习后入库的,接收人正是我自己。
回忆如潮水般涌来。那年的演习,来了不少大领导,安保级别特别高。演习结束后,有一批特殊装备被送到我们库房临时存放,其中就包括那把手枪。
当时交接手续是特勤组的陈队长亲自办的,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神情严肃,一再叮嘱我要特别保管好。
我继续翻看记录,发现在那之后的几个月,系统中关于这把枪的记录有过一次修改,修改人是当时的保卫科副科长王明。
巧的是,王明三年前突然调走了,去向不明,据说是升职了。
夜深了,军械库外只剩下虫鸣和偶尔经过的巡逻队脚步声。我关上档案柜,决定先找老战友打听一下。
王明虽然走了,但他的助手刘强还在机关工作,或许能知道些什么。
第二天一早,我借口去医院复查,专门绕道去了机关大院。刘强看到我很惊讶,寒暄几句后,我试探着问起了王明的情况。
"老王啊,"刘强压低声音,"现在在省厅某个部门,具体做什么我也不清楚,好像是保密工作。"
我心里一动,继续问道:"那个...十年前咱们军械库接收的那批特殊装备,你还记得吗?"
刘强的表情突然变得警惕起来:"老李,你问这个干什么?"
"没什么,就是整理退休前的档案,有些记录不太清楚。"我故作轻松地笑笑。
刘强盯着我看了几秒,然后说:"那都是老历史了,有些事情,知道的越少越好。你马上就退休了,安安心心享清福不好吗?"
这番话让我更加确信,这把枪背后一定有问题。离开机关大院后,我没有立即回军械库,而是去了市图书馆。我想查一查十年前的新闻,看看那次演习前后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殊事件。
在图书馆的电脑上,我输入了"2014年 特勤 枪击"等关键词,果然找到了一条震惊的消息:某高级别会议期间,曾发生一起未遂的袭击事件,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,使用的武器正是一把9mm手枪。
更让我心惊的是,这起事件发生的时间,正好是在那批特殊装备入库前三天。
2
回到军械库,我发现保卫科的王刚正在和小张说话。
看到我进来,王刚笑着打招呼:"老李,听说你今天请假了?身体没事吧?"
"没事,例行体检。"我努力保持平静。
王刚点点头,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,然后离开了。
小张凑过来小声说:"组长,刚才王科长问了好几个问题,都是关于咱们库房管理的,还专门问起了十年前的那批特殊装备。"
我心里一紧。王刚为什么突然对那批装备感兴趣?
难道他知道了什么?我决定加快调查的步伐。
当天晚上,我冒险进入了系统的后台,查看那把枪的完整记录。
系统显示,那把枪最初的编号确实与现在库存中的不同,而且在入库半年后,曾经有过一次特殊的检修记录,负责人正是王明。
检修后,编号被"更正"了,理由是"原始编号录入有误"。
这绝对是一个谎言。我对每一把入库的枪支都亲自检查过,不可能出错。那么,真相只有一个:那把枪被调换了。
但为什么要调换?又是谁做的?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?
夜深人静时,我站在军械库的保险柜前,看着那把静静躺在那里的手枪,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。
十七年来,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守护国家的安全,可现在看来,我可能无意中成了某个黑暗秘密的看守者。
我决定铤而走险,直接去找保卫科的老科长张建军。
张科长已经退休两年了,但在部队里的威望依然很高。他是看着我一步步成长起来的,如果有人知道真相,或许会是他。
张科长家在部队大院里,我买了些水果,装作普通拜访。寒暄几句后,我小心翼翼地提起了那把枪的事。
没想到,张科长的反应异常激烈。
"你疯了吗?"他压低声音,紧张地看了看窗外,"这种事情也敢随便乱翻?"
"科长,我就是想弄清楚真相。"我固执地说,"我在这个岗位上守了十七年,总该有权知道自己到底在守护什么吧?"
张科长沉默了一会儿,最终叹了口气:"老李啊,有些真相知道了对你没好处。不过既然你已经发现了,我只能告诉你一点。那把枪确实被换过,是上面的命令,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。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,这事关系重大,牵扯到很多人。你最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,安安静静等着退休。"
"可是……"
"没有可是!"张科长打断我,"老李,我是为你好。这事太大了,不是我们能碰的。如果你继续追查下去,不仅你自己会有麻烦,连带你的家人也会受牵连。"
离开张科长家,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。一方面,我知道他说的有道理;另一方面,作为一个军人,我无法接受自己经手的武器有问题却视而不见。
回到家里,妻子正在准备晚饭。看到我脸色不好,她关切地问:"怎么了?是不是工作上又有什么事?"
我摇摇头,没有说实话。妻子跟了我三十年,早就习惯了我的工作性质,从不过问太多。
可这次,我真的很想告诉她,告诉她我的困惑和恐惧。但最终,我还是选择了沉默。这是我的责任,不该让她承担。
当晚,我辗转难眠。窗外的月光照进来,映在床头的全家福上。照片里的儿子穿着警服,笑得阳光灿烂。
他是我的骄傲,从小就立志要当警察,现在已经在市局工作了好几年。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他,他会怎么想?会支持我追查到底,还是劝我明哲保身?
3
清晨,我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到达军械库,想趁人少的时候,再次检查那把有问题的枪。
推开保险柜的门,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——枪不见了!
不,不对,枪还在原位,只是...看起来有些不一样。我小心翼翼地取出枪,仔细检查。表面看起来一模一样,但重量似乎轻了一点。难道,又有人调换了?
我赶紧检查编号,发现竟然和系统记录的一致了!这不可能!昨天它还是不一样的。除非...有人在昨晚动了手脚,修改了枪支或者系统记录。
这个发现让我后背发凉。有人在监视我的一举一动,知道我发现了异常,所以连夜"纠正"了这个错误。但这更证明了我的怀疑:这把枪背后一定有重大秘密。
"组长,早啊!"小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吓了我一跳。我赶紧将枪放回原位,锁好保险柜。
"小张,你怎么来这么早?"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。
"准备一下今天的交接材料。"小张放下背包,"对了,昨天王科长说今天要来检查库房,好像是上级要来视察。"
上级视察?怎么突然有这种安排?我从未收到任何通知。难道,这也与那把枪有关?
上午十点,保卫科的王刚带着几个陌生人来到了军械库。他们自称是上级检查组,要对库房进行例行安全检查。我注意到,其中一个人的眼神一直在警惕地打量着周围,手也始终没离开过腰间。
"李组长,按规定,检查期间你们需要暂时离开库房。"王刚公事公办地说。
这绝对不合规定!军械库检查必须有管理人员在场。但我没有当面反驳,只是点头答应,然后带着小张走出了库房。
"组长,这不对劲啊。"小张小声说,"按规定他们不能独自在库房里检查的。"
"我知道。"我拍拍他的肩膀,"你去食堂吃饭吧,这里我来盯着。"
小张离开后,我没有走远,而是躲在了监控室旁边的楼梯间里。从这个位置,我可以看到监控屏幕上的部分画面,虽然没有声音。
果然,那几个"检查人员"直奔保险柜而去,熟练地打开了锁,取出了那把有问题的枪。他们似乎在仔细检查什么,然后其中一人拿出了笔记本电脑,连接到了什么设备上。
这绝对不是什么例行检查!他们在做什么?篡改证据?还是提取什么信息?
半小时后,他们离开了库房。王刚假装客气地感谢我的配合,说检查一切正常。但我注意到,那把枪已经被他们带走了,换上了一把看起来一模一样的。
当天下午,我借口身体不适提前回家,实际上是去了儿子单位附近等他下班。
"爸?你怎么来了?"儿子李强看到我很惊讶。
"有点事想跟你商量。"我看了看四周,"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。"
在一家僻静的小餐馆里,我把最近发现的情况告诉了儿子,当然隐去了一些敏感细节。
"爸,你是说你管理的枪支可能跟十年前的一起袭击案有关?"李强皱起眉头,"这事太大了,涉及到国家安全了。"
"我知道很严重,所以才来问你该怎么办。"我叹口气,"如果我什么都不做,就这么糊里糊涂退休了,总觉得愧对自己的职责;但如果我继续追查,又怕给你们带来麻烦。"
李强思考了一会儿,说:"爸,我觉得你应该正式报告上级。按程序来,写一份详细报告,直接提交给你们的主管部门。这样即使有人想掩盖什么,也会有记录在案。"
我点点头,觉得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。儿子说得对,无论背后有什么秘密,我都应该按规定办事,不能私下调查下去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写好了报告,准备提交给部队主管部门。但就在我要出门的时候,接到了紧急通知,说是上级要来库房进行特别检查,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到岗。
到了军械库,气氛明显不对劲。院子里停着几辆陌生的车,门口多了几个便衣警卫。王刚见到我,脸色异常严肃:"老李,上级来人了,在会议室等你。"
走进会议室,我看到了几个从未见过的军官和便衣人员。其中一位中年军官站起来,自我介绍说是军区安全部的陈处长。
4
"李建国同志,有几个问题需要你配合调查。"陈处长的语气虽然平和,但眼神十分锐利,"关于你最近查询的那把特殊枪支,你了解多少情况?"
我心里一惊,但面上不动声色:"就是发现编号与系统记录不符,按规定进行了核查。"
"仅此而已?"陈处长盯着我,"没有进行其他调查?没有私下查询相关信息?"
我犹豫了一下,决定坦白:"我确实查了一些资料,想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错。"
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。陈处长递给我一份文件:"请签字,这是保密协议。从现在开始,你所知道的一切,以及今天的谈话内容,都属于最高级别的机密。"
我看了看文件,上面的措辞严厉到令人心惊。签了这个,就意味着我将彻底失去继续追查的权利,甚至不能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,包括我的家人。
"如果我不签呢?"我鼓起勇气问道。
陈处长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:"李同志,我理解你的职业道德感,但这事关重大国家安全。如果你拒绝配合,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措施。"
这是赤裸裸的威胁。我知道,一旦惹上这种级别的麻烦,不仅我自己会有危险,连家人也会受到牵连。想到妻子和儿子,我最终还是签了字。
签完字后,陈处长的态度缓和了一些:"李同志,感谢你的配合。请放心,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,只是这件事确实特殊。关于那把枪的真相,我只能告诉你,它确实与一起重大案件有关,但具体细节涉及国家安全,不便透露。你只需要知道,你的发现帮助我们补上了一个重要的安全漏洞。"
听到这里,我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。至少我的坚持没有白费,真的帮助揭露了一个问题。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疑问:到底是什么样的案件如此重要?为什么要对我隐瞒?那把枪真正的来历是什么?
离开会议室后,我被告知暂时不要离开军械库,等待进一步调查。小张看到我从会议室出来,关切地问:"组长,怎么了?那些人是谁啊?"
我摇摇头,只说是例行检查。但心里知道,事情远没有结束。
午饭时间,我独自坐在食堂角落,试图理清思路。突然,一个陌生人在我对面坐下。他看起来四十出头,穿着便装,目光锐利。
"李组长,别紧张,我是安全部的王队长。"他压低声音说,"有些事情,陈处长没有告诉你,但我认为你有权知道一部分真相。"
我警惕地看着他:"为什么要告诉我?"
"因为你是个好同志,十七年如一日守护国家财产,这种精神值得尊重。"王队长递给我一张便条,"晚上八点,这个地址,我会告诉你更多。记住,不要带手机,不要告诉任何人。"
我将便条收好,心中充满了疑虑。这是陷阱还是真的有人愿意告诉我真相?但不管怎样,我决定赴约。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了。
晚上,我按照约定来到了指定地点——部队大院后面的一个小公园。王队长已经在那里等着了。
"你来了。"他示意我坐下,"时间不多,我长话短说。那把枪确实与十年前的一起重大案件有关,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。那不是犯罪分子使用的武器,而是我们特勤人员的配枪,在一次特殊行动中使用过。"
"特殊行动?"我追问道。
"国家级的反恐行动。"王队长看了看四周,压低声音,"当时有一个极端分子策划了针对高级别领导的袭击,我们的人及时发现并制止了。行动中,我们的一名同志不幸牺牲,但成功保护了目标。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和不必要的国际关注,整个行动被最高级别保密了。"
"那枪为什么会在我们库房?还有编号为什么会改?"
"那把枪本来应该被特殊保管,但当时情况紧急,为了避免引人注意,临时存放在了你们军械库。编号被改是为了掩盖它的来源,因为那是我们特勤人员的专用装备,编号很容易被识别。"
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,但我还是有疑问:"为什么现在又突然重视起来?"
王队长犹豫了一下,说:"因为那个案件最近有了新的进展。我们发现当年的行动可能有内鬼,有人泄露了情报。那把枪上可能留有关键证据。你无意中发现的编号问题,帮我们找到了突破口。"
5
我思考着这些信息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如果真如王队长所说,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真相,而要采取这种秘密会面的方式?
"我该怎么做?"我问道。
"什么都不做,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。"王队长站起身,"你马上就要退休了,安安心心享清福吧。对了,明天会有人来接替你的工作,你提前办理交接手续。"
提前交接?这明显是要把我支开。但我没有表现出异议,只是点头答应。
回到家里,妻子已经睡了。我坐在书桌前,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写进了日记。如果真有什么不测,至少会留下一些记录。
写完后,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拨通了儿子的电话。
"爸,这么晚了有事吗?"儿子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。
"儿子,如果这几天我有什么异常,你一定要记得查看我书桌抽屉里的日记。"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"爸,发生什么事了?"儿子立刻警觉起来。
"没什么大事,就是工作上有点小波折。"我不想让他担心,"对了,最近你们单位有没有接到什么特殊案件?"
"怎么突然问这个?"儿子沉默了一下,然后压低声音说,"确实有些异常情况。今天有特殊部门的人来局里调走了几个案件的资料,都是十年前的旧案。还有人专门问起了我的家庭背景,知道你是军械库的,好像特别感兴趣。"
我心里一沉。看来,他们已经开始调查我的家人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像往常一样去了军械库,但气氛明显不同了。保卫科的人明显增多,每个角落都有人在"巡逻"。王刚见到我,态度比平时更加客气,但眼神中带着警惕。
"李组长,今天上级来人接替你的工作。"王刚递给我一份文件,"这是命令,请配合交接。"
我接过文件,上面写着因为我身体原因,提前退休,由军区派员王杰接替我的工作。这明显是个借口,我的身体一直很好,年度体检从未有过问题。
"我的身体很好,为什么要提前退休?"我质问道。
王刚尴尬地笑了笑:"这是上面的决定,可能是考虑到你的年龄和工作强度吧。别担心,待遇不会变,而且还会给你记功。"
记功?这更让我确信有问题。一个普通的退休,为什么要记功?除非他们想用这种方式堵住我的嘴。
正在这时,一个三十多岁的军官走了进来,向我敬了个礼:"李组长您好,我是王杰,奉命来接替您的工作。"
我仔细打量着这个所谓的"接替者"。他看起来训练有素,但明显不是普通的军械管理人员。从他的站姿和警觉的眼神来看,更像是特种部队或情报部门的人。
"欢迎。"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"我来带你熟悉一下环境吧。"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,我带着王杰检查了军械库的每一个角落,介绍了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项。他看起来对这些流程早已烂熟于心,证实了我的猜测:他不是第一次接触军械管理工作。
午饭时间,我们单独坐在一起吃饭。我试探着问道:"王队长,您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?"
"就是普通的军械管理,在北方某部队。"他的回答滴水不漏,但眼神闪烁。
"那您对那把特殊的枪有了解吗?"我继续试探。
王杰的筷子顿了一下,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:"什么特殊的枪?我不太清楚您说的是哪一把。"
"就是保险柜最里层那把9mm手枪,编号G-07149。"我直视着他的眼睛。
"哦,那把啊。"王杰放下筷子,表情变得严肃,"李组长,有些事情,知道得越少对您越好。您马上就要退休了,何必再给自己找麻烦呢?"
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警告了。我不再追问,但心里更加确定这件事不简单。
下午三点,保卫科的王刚突然进来说上级要检查军械库,要求所有人立即到会议室集合。我觉得有些奇怪,但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去了。
会议室里,陈处长正在等着我们。他宣布要对军械库进行全面安全检查,所有人员必须配合,不得离开。
"检查期间,所有通讯设备上交,任何人不得与外界联系。"陈处长的声音严肃而不容置疑。
6
我的手机被收走后,陈处长把我单独叫到一旁:"李同志,有个问题需要你协助调查。昨晚你是不是接触了一个自称是安全部的王队长?"
我心里一惊,但还是如实回答:"是的,他告诉我一些关于那把枪的情况。"
"他都说了些什么?"陈处长追问。
我把王队长告诉我的那些关于反恐行动的事情复述了一遍。陈处长听完,脸色变得更加严峻:"李同志,你被骗了。根本没有什么安全部的王队长,那个人是我们正在追查的嫌疑人之一。"
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。如果那个王队长是假的,那他接近我的目的是什么?获取信息?还是试图影响调查方向?
"那把枪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"我忍不住问道。
陈处长深深地看了我一眼,他拿出一份文件袋,递给我。
我犹豫了一会立马接过来,将里面的资料慢慢拿出来,当看到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我已经冷汗直冒。
我的手快速的翻开剩下的资料,看完后我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,胸口起伏的厉害!
陈处长把资料拿了回去,锁进了保险柜里!
"它是一起重大案件的关键证物,具体细节我不便多说。但我可以告诉你,你的发现非常重要,可能帮助我们破获一个潜伏多年的间谍网络。"
间谍网络?这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。难怪会有这么多部门介入,难怪他们要对我严密监控。
"我还能做些什么?"我问道。
"配合调查,不要再私下行动。"陈处长拍了拍我的肩膀,"你已经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,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。"
我点点头,但心里并不完全信任他们。如果连接触我的人都可能是假的,那谁又能保证陈处长他们是真的?
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才结束。我们被告知暂时不能离开军械库,所有人必须留在宿舍过夜,外界联系全部中断。
晚上,我躺在宿舍的床上,回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一切。太多的疑点,太多的矛盾。
那把枪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?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它感兴趣?最重要的是,我该相信谁?
凌晨两点,我被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醒。打开门,是小张站在门口,脸色紧张。
"组长,出事了!"他压低声音,"我刚才看到王杰和几个陌生人在偷偷打开军械库的保险柜!"
我立刻警觉起来:"你确定?"
"千真万确!"小张点头,"他们还带走了一些东西,好像是文件和一个小盒子。"
不用猜,那个小盒子里一定有那把枪,看来王杰果然不是来接替我工作的,而是另有目的。
"我们得立刻报告陈处长!"我说。
"可是他们收走了所有通讯设备,而且门口有人把守,我们出不去。"小张焦急地说。
我思考了一下,说:"军械库的紧急报警系统还在我的控制之下。如果启动它,会直接连线到军区指挥中心。"
"那我们快去启动它!"小张催促道。
我们悄悄溜出宿舍,避开巡逻的人员,来到了军械库的主控室。紧急报警系统藏在一个不起眼的柜子里,需要指纹和密码双重验证。
就在我准备启动系统的时候,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。我和小张赶紧躲到了柜子后面。
门开了,王杰和另外两个人走了进来。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。
"快点,时间不多了。"王杰低声说,"找到那个U盘,里面有我们需要的所有资料。"
U盘?我突然想起来,我确实有个U盘,但那个U盘藏在我办公室的一个暗格里,只有我知道。
王杰他们翻遍了主控室,没有找到U盘,失望地离开了。等他们走后,我立刻启动了紧急报警系统。
"组长,我们现在怎么办?"小张紧张地问。
"去我办公室,拿到那个U盘,然后等待支援。"我决定道。
办公室里,我打开了那个隐蔽的暗格,取出了U盘。
就在这时,办公室的门被猛地踢开,王杰带着几个全副武装的人闯了进来。
"把U盘交出来,李建国!"王杰厉声命令道,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。
我下意识地将U盘握在手心,后退了几步。小张挡在我前面,试图保护我。
"你们到底是谁?为什么要这个U盘?"我强作镇定地问道。
王杰冷笑一声:"你不需要知道这些。现在,把U盘给我,否则..."他的枪口移向了小张,"我不保证你的小助手能安全离开。"
紧张的气氛像一张无形的网,笼罩着整个办公室。
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如擂鼓般响亮,手心的汗水几乎要浸湿那个小小的U盘。
7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外面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,接着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。
王杰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一瞬间,我抓住机会,迅速将U盘塞给了小张,小声说:"快跑!"
小张会意,趁乱冲出了办公室。王杰想要追击,但被我拦住。
我们扭打在一起,他的力气出奇地大,一拳打在我腹部,疼痛让我弯下了腰。
"老东西,你以为自己在做什么英雄吗?"王杰冷笑着,举起枪对准了我的头部,"告诉我,U盘里到底有什么?"
我咬紧牙关,没有回答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办公室的门又被踢开,陈处长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特警冲了进来。
"不许动!放下武器!"陈处长厉声喝道。
王杰似乎早有准备,迅速转身,从窗户跳了出去。几名特警追了出去,但很快回来报告说跑丢了目标。
"李组长,你没事吧?"陈处长扶起我,关切地问道。
"我没事。"我喘着气说,"小张呢?他拿着U盘跑了。"
"已经找到了,他安全地到了警戒区。"陈处长松了口气,"U盘也保住了,你们做得很好。"
在简单处理了伤口后,我被带到了一个临时指挥部。
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包括军区的人和一些穿着便装的人员。小张也在那里,看到我进来,松了口气。
"李组长,请坐。"一位上将指了指会议桌旁的椅子,"首先,感谢你的勇敢和机智,保住了关键证据。现在,我们需要你详细说明情况。"
我深吸一口气,把这几天发生的一切,从发现枪支编号不符,到遇见假冒的安全部王队长,再到今晚的突发事件,全部详细描述了一遍。
说完后,上将点点头,转向陈处长:"陈处长,把情况向李组长通报一下吧。他有权知道真相。"
陈处长严肃地说:"李组长,那把枪和你保存的U盘里的记录,是我们追查一个潜伏多年的间谍网络的关键证据。十年前,会议上刺杀未遂,凶手当场被击毙,使用的正是那把9mm手枪。"
"经调查,那名凶手是受雇于境外势力的职业杀手。但真正可怕的是,他能够获得如此高级别会议的内部信息,这意味着我们内部有间谍。为了引蛇出洞,上级决定暗中调查,将那把枪作为普通装备送入你所管理的军械库,同时在系统中做了特殊标记。"
"这些年来,我们一直在监控谁会对那把枪表现出异常兴趣。直到最近,有人开始尝试篡改相关记录,我们才发现可能有突破。正好这时你发现了编号不符的问题,帮我们确认了这一线索。"
"昨晚接近你的那个假王队长,就是间谍网络的成员之一,他想套取你掌握的信息。而今天的王杰,则是直接来窃取证据的。U盘里存储的历史记录显示,十年来有谁接触过那把枪,这是锁定内奸的关键。"
我听得目瞪口呆。没想到,我管理了十七年的军械库,竟然是一个特殊的"诱饵",而我自己也成了这个秘密行动的一部分。
"那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真相?"我忍不住问道,"如果我知道这些,或许能更好地配合你们。"
上将叹了口气:"这是最高级别的保密行动,知情人越少越安全。况且,你的自然反应才是最真实的,更容易引出幕后黑手。李组长,你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,我代表组织向你表示感谢。"
听到这里,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大半,但仍有一些问题:"那现在怎么办?王杰逃跑了,间谍网络肯定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证据。"
"不用担心,"陈处长胸有成竹地说,"我们已经布下天罗地网,就等他们自投罗网。实际上,刚才我们已经抓获了几名涉案人员,包括你们保卫科的王刚。"
"王刚?"我震惊地说。
陈处长解释道,"他负责监视你和掩盖证据。正是他修改了系统中的记录,试图掩盖那把枪的真实来历。"
这时,会议室的门被推开,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——我的老领导张建军。
"老李,没想到是你揭穿了这个案子。"张建军感慨地说,"当年我就知道把那把枪放在你管理的库房是对的,你果然没让组织失望。"
原来,张建军也是这个秘密行动的参与者之一。难怪他当初警告我不要追查下去,是怕打草惊蛇。
8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,我们一起审看了U盘中的内容。
里面详细记录了这十年来每一次对那把枪的检查、维护和接触,包括每个经手人的ID和时间戳。通过这些记录,专家们筛选出了几个可疑的时间点和人员。
凌晨四点,又传来好消息:王杰在试图离境时被抓获,同时落网的还有几名潜伏多年的间谍。这个由境外势力培养的间谍网络,终于被连根拔起。
天亮后,军区领导正式向我通报了整个行动的结果。
那把枪和U盘中的记录,成功帮助破获了这个潜伏十多年的间谍网络,抓获了包括一名高级军官在内的多名间谍,挽救了国家安全。
"李组长,组织决定给你记一等功,并提高你的退休待遇。"上将亲自宣布这个决定,"当然,关于这次行动的一切细节,仍然需要严格保密。"
我点点头,心情复杂。一方面,我为能够为国家安全做出贡献而自豪;另一方面,想到自己管理了十七年的军械库,竟然一直是一个秘密行动的一部分,心中又有些说不出的滋味。
回到家中,妻子看到我满身疲惫,担忧地问:"老李,这两天发生什么事了?单位打电话来说你在加班,可我听你儿子说好像出了什么大事?"
我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,轻轻摇了摇头:"没什么大事,就是退休前的最后一项任务。已经顺利完成了,很快就能安心退休了。"
妻子半信半疑地点点头,没有再追问。她一直都是这样,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,即使不知道具体内容。
晚上,儿子李强专程赶来看我。他显然从警方那里听说了一些风声,神情严肃地问:"爸,你还好吗?听说部队那边出了大事。"
"我很好。"我安慰他,"只是参与了一项重要任务,已经圆满完成了。"
儿子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说道:"爸,我为你感到骄傲。虽然你从不多说你的工作,但我知道,你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国家安全。"
他的话让我心中一暖。或许,这就是我坚守岗位十七年的意义所在。不是为了功名利禄,而是为了守护这个国家和我所爱的人们。
两周后,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。在简短的欢送仪式上,陈处长亲自到场,代表上级给我颁发了一枚特殊的纪念章。
"李组长,这枚纪念章虽然不能公开展示,但它代表了组织对你贡献的最高认可。"陈处长郑重地说。
纪念章上没有任何文字或标识,只有一个简单的图案——一把枪和一把钥匙交叉在一起。这个低调的设计,恰如其分地象征了我的职业生涯:默默无闻,但守护着重要的秘密。
离开军械库的那天,我最后一次巡视了这个陪伴我十七年的地方。
每一个角落,每一道门锁,都承载着我的记忆和责任。
尤其是那个保险柜,曾经存放着那把特殊的枪,见证了一场秘密行动。
小张送我到门口,眼圈有些发红:"组长,没有你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"
"放心吧,你会做得比我更好。"我拍拍他的肩膀,"记住,在这个岗位上,责任比什么都重要。"
走出大门,阳光洒在脸上,温暖而明亮。回头望去,军械库的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。十七年的时光,如同白驹过隙,但我知道,我的付出没有白费。
那把枪的秘密,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,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。
退休后的生活或许平淡,但我会永远记得,我曾是国家安全这张大网中的一个小小节点,默默守护着这个国家的和平与安宁。
这,就是我军械库管理员的骄傲和荣耀。
配资网站哪个证券公司开户好,好的配资平台,中京信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